故事原文:
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,一会儿就捉了许多。忽然看见一只蝎子,他以为也是蚱蜢,便着两手去捕捉他。蝎子举起他的毒刺,说道:“来吧,如果你真敢这样做,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。”
故事寓意:
《小男孩与蝎子》的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,故事简洁,寓意却意味深长,发人深省。这故事告诉我们: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,区别对待他们。
除此之外,读寓言故事,我们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,笔者以为,这个故事还蕴含以下寓意,仅供参考。
1、我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
故事中,小男孩将蝎子当成了蚱蜢,现实中,我们都知道蚱蜢和蝎子长的一点都不像,那么他为什么分辨不出来,这说明他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,没有仔细观察两者的不同。导致他错误的以为蝎子就是蚱蜢,这是说明他没有认识到蝎子的本质,也没有认清蚱蜢的本质。
小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任何事物,一定要认清它的本质,是什么就是什么,不要千篇一律,事物不相同,其本质也不同。蚱蜢对小男孩没什么威胁,但蝎子却会给小男孩带来威胁,两者截然相反。
2、我们要区别对待不同的事物
蚱蜢和蝎子是不同的,蚱蜢在这里可以代表好人,而蝎子可以代表坏人。这是因为,好人是不会随便去伤害他人的,而坏人随时准备着伤害他人。如此,我们就要区别对待它们。
而在故事中,小男孩并没有区别对待它们,他用手去抓蚱蜢,同样也用手去捉蝎子。这说明他对待蚱蜢和蝎子使用了同样的方法,一视同仁。
故事告诉我们,对待不同的事物,要区别对待。就比如,我们可以对待好人善良,但我们不能对坏人善良,对坏人的善良只会是助纣为虐。
3、我们不该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
故事中,小男孩准备去抓蝎子,结果蝎子告诉他:“来吧,如果你真敢这样做,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。”
这里边有个词“就连”,说明,如果小男孩如果真的那样做了,他不仅得不到蝎子,反而会失掉所有已经抓到的蚱蜢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我们不该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,很多时候,我们为了得到那些得不到的东西,反而会将我们原有的东西遗失掉。
现实中,容易得到的总是不加珍惜,不容易得到的总是在骚动。我们总是想着去占有得不到的东西,却忽略了拥有的东西,结果,不仅没有占有得不到的东西,反而连曾经拥有的东西也失去了。
就比如,爱情中,很多人不论男女,都在追求婚外情,但当我们真正得到了婚外情,我们会发现,其实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,而此时,我们惊奇地发现,曾拥有的婚姻也因此破裂,灰飞烟灭。
4、善良的人总是受伤
在故事中,蚱蜢并不会伤害小男孩,可以代表好人,善良的人;而蝎子会刺伤小男孩,可以代表坏人,不善良的人。小男孩抓了许多蚱蜢,却抓不到一只蝎子。这说明,受伤的总是善良的人,因为他们不敢欺负坏人,就只好欺负好人。
其实,这种规律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,人们往往对待爱自己的人很随意,却巴结奉承不爱自己的人。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非常多,不论男女,宁愿丢掉任何尊严,也要死乞白赖地去讨好自己爱的人,也不愿意对爱自己的人一丝的好。
5、我们总是害怕强者而欺欺凌弱者
在故事中,蝎子可以代表强者,而蚱蜢代表弱者。蚱蜢轻而易举就被抓,小男孩抓了蚱蜢以后,就会进行各种虐待,甚至可能最后这些蚱蜢会活活被小男孩“玩死”。但蝎子不会,因为小男孩不敢抓它。
这告诉我们,人们总是害怕强者,而欺凌弱者。人们对弱者的悲惨遭遇没有任何同情,反而愿意对强者阿谀奉承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,只有强者才不会被人欺凌。
这是人性,我们无法改变人性,那就努力做个强者。